今日品鉴2011年老白茶,5g,段泥掇球壶。
茶饼油亮有光泽。茶饼颜色从黄绿到灰白到黄褐、红褐再到乌褐,极富层次感。
第一道出汤,汤色金黄油润,茶汤特别的透亮,给人的感觉很干净。
叶底的枣香不浓不淡,盖有花香。闻茶汤,像雪水,汤感带有丝丝清新的感觉。
什么样的雪水?大概像是冬日里,昨天夜里悄无声息飘落的雪花,在第二天阳光的照耀下,融化的雪水吧。滋味甘甜,口感细柔。滋味也像是雪水,干净的觉得,这水里只加了一种东西。表面漂浮的香气里,透着一点点枣香。这枣香也有点说头,是晒干的红枣,泡进水里释放的香气。
再品一杯,醇厚,有果胶质感。温嗅叶底,是浓郁的枣香。
第二道,汤色变浓,金黄油亮,白毫显现,汤面仍是淡淡枣香。入口仍是雪水的感觉,后感细柔,还有一点点的酸。公杯枣香纯正,盖香依然是花香。
第三道,汤色橙黄,分茶之前,先闻一下公杯里茶汤的香气,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,“木”、“糖”、“醇”。木质香,甜香,以及低沸点小分子的醇类芳香物质。
分茶之后,杯面清清静静的花香、甜香、枣香,略带清爽。喝下,稍过一会,仔细感受,舌面先有麻凉感,再是舌根。
第四道,沸水稍坐杯,汤色橙红透亮,汤面特别的纯净,清透的甜香,是冰糖的甜香。舌面有阵阵麻凉感。
第五道,直接出汤,滋味甘甜,汤感有些短,滋味感受短时间内就没了。
第六道,茶汤橙红明亮。这茶汤里好像什么都没有,又好像包含了所有。汤面是有穿透力的清甜。汤感滑,滋味有枣味和粽叶味。滋味感受消失后,又有回味。叶底香气先是凉凉甜甜,后又是红枣粽子的味道。
第七道,茶汤依然是清透有力的香气,滋味些许淡。
第八道,沸水,坐杯。汤面粽叶香显现。滋味醇正,感受到滋味物质的坚守。这仿佛是这款茶的力量。
第九道,沸水坐杯,汤面甜香、木质香更加浓郁,滋味变化不大。
观察一下叶底,青褐、黄褐、红褐,尚均匀分布。
准备煮茶。
第一道,汤感浓稠,滋味浓而刺激,滋味尚短。公杯香浓而细腻的花蜜香,这花蜜香惊艳到了我和我的小伙伴~
第二道,汤面枣香、糯香,滋味浓稠甘甜,较第一道淡了些,滋味感受却绵延悠长。
第三道,香气依旧,滋味依旧,公杯香热嗅粽叶香,温嗅甜枣香,再闻是花香,层次感丰富......
经分析,第一道煮的时间较久,茶汤入口刺激,当后味呈现的时候,与刺激的汤感形成对比,所以感觉没了味道,故觉滋味短。而第二、三道,滋味虽淡了些,却觉滋味悠长。
2011年老白茶,整体感受下来,先是像雪水一样透彻,透彻的香气,透彻的滋味,后是绵延不断的滋味物质,最后煮过,惊艳的花香。我有感受到它的坚守。
© 2011-2020 等闲堂
豫ICP备14024027号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