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饮醇甜,煮饮香糯,这才是茶圈“双茶合璧”的人气王!
2019-12-23 14:24:00 来源:本站 浏览:3033

今日,茶室里的主角,名字叫做“双茶合璧”。

茶百科的古树老茶头搭配2010天马陈皮。

茶百科提倡,依时令饮茶,尤其是注重口感、养身的茶友和中老年茶友们。

“黄金搭档”---- 老茶头、新会老陈皮的组合,最适合冷嗖嗖冬日里品饮。

老茶头发酵度高,其茶性仍然沿袭熟茶的温润风格,暖身养胃,饮之助消化,祛疲劳,减肥降脂。

老陈皮气香、甘润,燥湿化痰、疏肝气、养胃。脾胃差、湿气重的人都可以选择。

两者按合适的比例搭配,寒冷季节里,或泡或煮饮,不但益于身体,滋味香气也互相提升,口感更适合大多数人群。

老茶头,普洱熟茶的一种,听名字就带着饱经风霜的气质,事实上也如此。

从最初作为发酵不合格的茶被人嫌弃,到如今作为价廉物美的“口粮茶”被众多茶友追捧,感慨老茶头总算是苦尽甘来!

茶百科的这款“古树老茶头”,是以古树普洱茶晒青毛茶为原料,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形成。

色泽黄褐,干净,有润度,条索清晰分明,“抱团”很适度,方便块儿大的时候掰取。

选老茶头和陈皮组CP,而不是普通的熟普,是有原因的。

老陈皮是个慢性子,高温下香气的展现比较早且明显,但是味道析出的比较慢。

但常见的很多宫廷级熟普散茶或饼茶,耐泡度有限。

如果只是不加考量的简单组合调饮,会导致茶味行将泡尽了,陈皮味还没有出现。

而老茶头条索紧结,耐泡度较高,尤其古树老茶头,在更优质的原料加持下,更利于茶味与后知后觉的陈皮味步调一致。

来看另一位主角--2010天马老陈皮。

首先,原料正宗。大红柑级别,广东新会陈皮核心产区之一的天马村。

其次,年份够久,九岁,在陈皮界也算有一定资历了。

不打折扣的日晒工艺、干仓存放,为正宗的滋味口感和药理价值保驾护航。

多年洁净、合理的存放环境,它自然而然的转化,浓缩再浓缩,重量愈轻,淬炼出精华。

轻轻掰下一片,嗅闻断口处,一股清爽的辛香袭来,顿时心清脑明。

又仿佛打开了魔法盒子。果园里,丰收的大红柑缀满枝头,茶百科和工人们一起忙碌着采收......弥漫甜果香气息的旧时光重现。

鲜皮时饱满的油室,如今凝结为更清晰的点状凹陷,黄褐色的皮面上,皱皱的纹路里藏着年轮。

5克古树老茶头,2克老陈皮。

100℃开水、紫砂壶,先冲泡,后煮饮,慢品日常。

洗茶、润茶两遍,冲泡出汤。

入口即顺滑,甜甜的,像减少了很多甜腻成分的糖浆。

前两道由于老茶头紧结,还没有太多出味,所以不会很“稠”的感觉,三四道后茶汤愈饱满。

汤感“肉乎乎”的,又醇又甜又滑又糯。

完全没有熟普常被人“嫌弃”的“堆”味,只保留了醇顺的特质。

陈皮也很给力,辛甜果香清新怡人,慢慢释放的特有的甜润,给稳重内敛的茶汤,调入了一抹轻扬明朗。

汤色浓,明亮,厚而不浊。

玉碗盛来琥珀光。

冲饮了七道后,开始下半场:煮茶。

喝茶如做人,要尝试多“折腾”,才能品出不一样的滋味。

泡煮搭配,茶尽其用不浪费,也能尽数感受其韵致。

多说一句:要信得过,安全卫生的茶才适合煮饮。

仍然选用茶百科常用的一个玻璃壶。

能直观地欣赏汤色,也容易把握出汤时间。

茶友们也可优先选择带滤芯的壶,茶叶不会混入水中,汤色更漂亮。

将冲泡后的茶叶倒入壶里,直接加热水,开大火煮开后,又小火咕嘟了约五分钟。

看汤色渐浓,香气溢出,关火,出汤。

(注:加水量约至煮茶壶的1/2处,避免煮开溅出,具体没有精确计量,出汤量约300ml。)

糯米香张扬着,弥漫在茶室的每个角落。

甜甜的枣香,温暖清新的草本香,是“植物”属性的茶人们都会爱的味道。

忍不住贪婪的呼吸,感受这一刻最最天然的身心调理大SPA!

茶汤的颜色,红宝石般浓艳、透亮。

轻啜,陈香满口散开,细腻稠滑的质地,不会粘腻,像春雨润物细无声,慢慢沁入心脾。

口感甜蜜,柔和,带着淡淡的枣甜香。

第一道煮茶的汤,要留下一点做煮第二道茶的打底,可以保证滋味连贯。

加水,点火,唯余等待。

草本、果实的力量是一股温柔的软实力。

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茶,缓解、治愈着忙碌疲惫的匆匆世间人。

执壶入禅境,煮茶听风雨。

冬日无风亦无雨,只在升腾的水雾中感受满室茶香。你也试试老茶头与陈皮的组合搭配品饮,如何?


爱茶,爱上一种生活方式!

○订阅茶百科微平台:茶百科 或 jiaoliucha

○个人微信交流:13027628832

○茶百科淘宝店铺:茶百科精选茶馆

http://chabaike.taobao.com(长按网址复制)
友情链接

© 2011-2020 等闲堂

豫ICP备14024027号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