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六堡野生老茶婆砖,宜品宜藏,甜润槟榔香
2019-10-26 11:04:00 来源:本站 浏览:850

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,时间过的真快!

仅2019年,茶百科人已经两次行走六堡镇,推荐分享过两款六堡老茶婆砖,分别是2016年和2008年采制自然存放。

这两款六堡老茶婆,是春茶季的时候,茶百科在广西不倚村采制六堡社前茶时偶然发现的,试饮发现口感滋味很是惊艳,故荐之,茶友们反响也特别好。

只是一款合适的老茶婆不好遇,一则是采制生态环境要好,要原种原生态原工艺,二则同年份的采制量太有限,三则存放环境要得当,四则品相要过眼...最最重要的是,必须具备能打动挑剔的茶百科人的口感。

9月份茶百科人再此行走六堡镇深山,为痴迷的六堡老茶,这次,终于有了她:2012年野生老茶婆砖

认识老茶婆

六堡茶,属于六大茶类(绿、黄、黑、白、青、红)之黑茶类,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,六堡茶香气纯正,槟榔香,口感醇陈,独特的后发酵工艺使其保健功用非常优秀。

六堡茶按制作工艺不同可分为传统工艺六堡茶(农家茶)和现代工艺六堡茶(厂家茶)。前者常被茶友们称呼为“六堡茶生茶”,后者则称呼为“六堡茶熟茶”。

老茶婆是传统工艺六堡茶(农家茶)的一个品种。

茶婆,是六堡人对茶树中的老茶叶的尊称,前面加个“老”字,并不仅指年份的概念,也指茶中的成熟叶子。

六堡茶农于秋冬之季,采摘茶树当年老叶或隔年老叶,采用捞水杀青(后多用蒸汽杀青)、干燥后存放,用于自留饮用和药用,这种颇具风味的茶叶被称为老茶婆。

▼茶百科 2012老茶婆砖撬取

特别的口感:槟榔香、清凉韵

老茶婆多采于霜降后,温差大、降雨少,茶叶靠露水维持生长,嫩苗不徒长,老叶便增厚,叶质营养丰富,因此采制而成的老茶婆虽叶片粗老,却滋味甘甜(有人说是甘蔗甜),陈放一定年份的老茶婆更是口感醇厚顺滑,嗅之药香,冰糖甜,清凉韵。

和现代工艺六堡茶一出厂就呈现的“红浓”不同,老茶婆的初始汤色为淡雅的“黄色系”,然后随着存放年份的增加,逐渐加深向“红色系”靠拢。清澈透亮,引人入胜。

独特的体感和存放价值

更为难得的是:存放得当,经岁月氤氲的老茶婆,其香气滋味和健康功用是很多高等级茶也无法比拟的。

老茶婆有助于祛除身体湿气,调理肠胃,存放时间越久,价值亦越高。从古到今,六堡农家收藏老茶婆的习俗代代相传,是茶农们自留自饮的“私藏珍品”。

一直以来,老六堡茶的祛湿功效,都为茶乡人和老茶客们所称道,其背后的科学依据或许仍有待考究,但品饮时的体感却是实实在在的。

一款老茶十几道喝下来,不论是传统工艺的老六堡散茶,还是有年份的老茶婆,都会让人脊背发热、通体舒坦。这一点,和品饮高品质生普茶的感觉很像。更敏感的茶友常常会在第二、三道时就额头、脊背出汗。

简约的样式,简便的冲泡,最懂爱茶人

除了散茶的形式,老茶婆常压制成砖,一则利于后期转化,另一方面较散茶节约存放面积,牛皮纸包装存放也更干净、卫生。

为了方便日常冲泡,2012年老茶婆砖仍采用“轻压”的制型方式。取茶时可以用茶针轻松撬下而不会过分损伤叶片完整度,也可以不借助工具,直接用手轻轻掰下即可,没有拆茶经验的友们也不必担心。

茶砖内偶有茶花、茶果,这并非是在压制过程中筛分、挑剔的不够仔细,而是作为六堡古法的特有品种,茶花茶果皆是可以冲泡饮用的的。茶花性平味甘、含有丰富的茶花花粉和茶花蜜,茶果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,可极大丰富六堡茶的滋味,增加醇度、甜度。

老茶婆品饮简单,取茶适量(建议7克左右),日常盖碗或紫砂壶,沸水冲泡即可。对技艺手法没有什么挑战,从从容容,不用时刻紧张会不会泡坏(详细的此款老茶婆砖冲泡方式方法请点击此处链接查看)。

再联想六堡当地茶农煮饮老茶婆之法,本无过多繁复,置锅煮沸,随时饮用,消疲保健,讲的就是一个方便实用。

缓时可品,忙时可饮,暖胃养身,老茶婆,可谓最贴心体己的茶了。

深秋已至,带她回家!宜品宜藏,给自己以休憩,给未来以期许,收藏时光的重量,沉淀岁月的美好。


爱茶,爱上一种生活方式!

○订阅茶百科微平台:茶百科 或 jiaoliucha

○个人微信交流:13027628832

○茶百科淘宝店铺:茶百科精选茶馆

http://chabaike.taobao.com(长按网址复制)
友情链接

© 2011-2020 等闲堂

豫ICP备14024027号-9